研究队伍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研究队伍 > 学术骨干 > 正文

数据安全与系统应用方向骨干人员

发布日期:2024-01-05    点击:

曾祥勇(学术带头人)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兼任Cryptography and Communications、密码学报编委、中国密码学会理事、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,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湖北省重要领域国产密码应用专家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密码学与信息安全,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、“十一五”国家密码发展基金密码理论研究课题(重点资助)、“十二五”国家密码发展基金密码理论研究课题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湖北省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各1项、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4项。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、Designs, Codes and Cryptography、Finite Fiel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等学术刊物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。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、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全国密码算法设计竞赛(分组密码)三等奖1项。

李念,教授,博士生导师,西南交通大学和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,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,挪威卑尔根大学研究员、访问学者,湖北省青年百人计划入选者,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入选者。主要研究领域为代数编码与密码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,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。

郑大彬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应用数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中国数学会理事、中国数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编码密码及相关组合理论专委会委员。曾在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、美国特拉华大学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。主要研究领域为密码学、编码学。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多项省部级项目,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40余篇。曾获得第31届国际符号与代数计算ISSAC2006年会杰出论文奖。

,教授,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OWASP(中国)湖北区负责人、湖北大学区块链与密码学研究中心主任,曾任CCF YOCSEF(2015-2016)武汉学术秘书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源代码安全检测、漏洞挖掘与漏洞分析等。主持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项目,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,参与完成了2项国际标准和3项国家标准的制定,主持建设6个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。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。

朱国胜,教授,武汉市3551人才计划人选,国际电信联盟ITU-T(瑞士)SG13研究5G网络服务质量保证专题报告人、编辑。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、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,申请专利10余项,获得授权专利5项,提交国际标准提案40余篇,主导完成多项国际标准。完成多款商用通信网络产品开发并实现规模商用。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、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、武汉市专利优秀奖1项、工信部国际电信联盟优秀文稿奖2项。

陈侃松,剑桥大学博士后,三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美国圣母大学(University of Notre Dame)客座教授,省级研究生工作站负责人,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、工业互联网等研发工作。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、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、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/面上项目、校企合作横向项目等。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排名第一)、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(排名第一)、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,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CCF T1/中科院一区6篇;CCF T2/中科院二区8篇,作为第一完成人(或研究生第一)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,实用新型专利9项,软件著作权18项。

版权所有: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05003305